欢迎来到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! 登录 注册
首页>综合资讯>行业要闻>正文
综合资讯

打破肉牛核心种源“卡脖子”难题,我国自主培育肉牛新品种“华西牛”来了!

文章来源: 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:2022/8/10 0:00:00

8月9日,“华西牛”肉牛新品种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行。“华西牛”是历经43年的杂交改良和持续选育,形成了当前体型外貌一致、生产性能较突出、遗传性能稳定的专门化肉用牛新品种。该品种的育成打破了当前我国肉牛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。

2021年12月,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,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导培育的“华西牛”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。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雅研究员介绍,“‘华西牛’既适应我国的牧区、农区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带,也适应南方草山草坡地区。成年公牛体重达900公斤,成年母牛550公斤以上,屠宰率62.39%,净肉率53.95%,平均育肥期日增重达1.36公斤,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”

 

当前,我国已成为养牛大国,更是一个牛肉消费大国,每年还需从国外进口200多万吨牛肉。良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关键,是肉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。但由于农耕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我国肉牛育种起步较晚,且自有品种的开发利用率低,肉牛品种和牛肉品质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,未能形成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。目前,我国肉牛生产群体中占比65%的西门塔尔牛杂交群体的供种长期依赖国外,核心种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%,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指出,“华西牛”是种业翻身仗的代表性成果,是我国大动物育种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,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《种业振兴行动方案》取得的标志性成果。在种群性能上,“华西牛”新品种生产性能优异,具有生长速度快,屠宰率、净肉率高,繁殖性能好,适应面广等特点,与国外主要品种性能持平;在核心技术上,“华西牛”突破了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封锁,研发了专门化育种芯片,并在育种实践中应用;在组织机制上,“华西牛”成立了育种联合会并以实体形式运行,有机整合了育种企业、科研机构等优势单位力量,加速了选育进展。

 

据介绍,未来还将对华西牛持续选育,使其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,为我国肉牛主导品种核心种源国产化提供重要保障,满足肉牛种业内循环需求。李俊雅介绍,根据预计,到2025年,“华西牛”每年可提供进站采精公牛400头左右,我国肉牛自主供种率将提升到70%。到2027年,每年提供优秀种公牛将达到500头以上,自主供种率将达到80%,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。

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本网注明“稿件来源: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”的所有文字、数据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“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所有,任何企业、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。凡经本网协议授权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本网未注明“稿件来源: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”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“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,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“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”联系

主办单位

浙江省商务厅

服务电话

Service telephone

0571-88055847

传真:0571-88055847

邮箱:zapca2012@163.com

地址:杭州市体育场路279号粮贸大厦